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晨风草木凉。烟雨中的鲇鱼须人民法庭颇显冷清,一切都笼罩在晨雾中颇显神秘,但庭前的那棵枇杷树总能见其葱郁,四季如春。枇杷树的树龄无法考究,庭长说从他1995年来法院工作时便已存在,想来已是年代久远,枇杷树高十余米,茂密的树伞下丝毫不见烈阳,已然超越六道成精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十岁的枇杷精已然成为旁观者感受着鲇鱼须人民法庭这跨越世纪的点滴变化。
变者,天道也。中国改革开放劈波斩浪走过的四十年展现着史诗般的进步,鲇鱼须人民法庭亦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我来鲇鱼须人民法庭才半年余,无法感知鲇鱼须人民法庭的“蜕变”,不过是办公室桌椅的更新换代而已。也许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我们庭长却感受着鲇鱼须人民法庭腾飞的巨变,庭长进法院之初便来到鲇鱼须人民法庭,时过境迁,如今又重归“故里”,只感叹一切变得太快。
硬件到软件的革新。时光带走的是容颜,带不走的是记忆。虽已过去二十余年,庭长的记忆却依旧清晰无比,庭长说1995年前的鲇鱼须人民法庭远没有现在这般气派,庭前满是杂树野草,那时的枇杷精不过杂树中的一员无人问津。办公环境亦显简陋,两张旧式桌椅即是全部,像样的审判法庭都是奢侈;那时电脑的普及率不高,使用电脑的人亦不多,庭审笔录一般是用笔记录,稍复杂的民事案件的庭审笔录能让书记员的两手抽筋。庭长所述恍如隔世,我不敢想象。我所感知的鲇鱼须人民法庭是一栋三楼小别墅,入门即是电子指纹锁,高端大气上档次;二楼窗台明镜,午后的阳光倾泻至办公室内温暖极致;室内桃木色办公桌椅整齐摆放,及其舒适;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高效便捷;一楼的科技审判庭设备高端,庭审全程录音录像,书记员仅需动动手指即可记录全部庭审过程。现在的鲇鱼须人民法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颇显科技风味。
三轮到四轮的送达。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是每一个民商事案件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段惊喜与惊悚交织的旅程。庭长回忆说以前他们送达较近的则步行;较远则骑二轮摩托车。那时法院的办公条件有限,更别说鲇鱼须法庭了,外出送达文书稍远的是步行送达,有时候一个案件的送达需要来回折腾几次;远点的只能申请院里的三轮摩托车,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是常态,庭长戏言说那时骑着摩托车送达文书差不多把鲇鱼须法庭辖区跑了个遍。我不知三轮摩托车为何物,如今我们外出送达法律文书都是坐着四轮警车,只需舒坐车椅,半开车窗,沐浴温和的阳光,无需烦恼如何到达,怎样到达,只需担心文书能否顺利送达当事人即可。
固话到移动的问候。移动电话能让两人随时随地联系起来,然而几十年前,移动电话并未流行,普遍使用的还是固定电话,庭长回忆说那时联系当事人特别不方便,只能提前在法庭内联系,在外无法实时联系当事人,庭长还记得曾今过的笑话。那是一起简单的离婚案件,庭长已经用固定电话联系好了被告,通知被告在家等候,便携带案卷全庭外出送达,等庭长一行人到达被告家中时却发现家中无人,等候多时未果庭长一行人只能无奈归庭,结果在法庭门前发现被告在外等候,原来是被告想通了自行前来法庭拿文书,回拨法庭电话无人接听便主动来法院,一场“完美的错过”因此而产生。如今几乎人手一台手机,我们和当事人之间只需一个电话,便能随时随地与当事人无障碍的沟通,有时在我们不熟悉路线时还可以咨询当事人,实现“完美的相会”。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昨日之中国艰辛探索,今日之中国更上一层楼。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那份初心;三十年鲇鱼须法庭的更迭,不变的是法徽下的那份宣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春去秋来,时间匆匆似流水,无数前辈带着青春与梦想来到鲇鱼须人民法庭,而后惜别枇杷精,我不知道是鲇鱼须人民法庭的第几个“兵”,但是鲇鱼须人民法庭一直都在,枇杷精也一直都在,虽望尽人世间的繁华沧桑,但却初心不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不忘对宪法的宣誓,坚守“苔藓精神”,我们继续前行。